生活生态中的膳食调节
24岁前膳食春生之道:3-9时膳食春生之道, 春生肝火旺,肝木生心火,肝木克脾土;春天胃口不好,需养脾胃;春养肝为主!48岁前膳食夏长之道;9-15时膳食夏长之道;心火生脾土
24岁前膳食春生之道:3-9时膳食春生之道, 春生肝火旺,肝木生心火,肝木克脾土;春天胃口不好,需养脾胃;春养肝为主!
48岁前膳食夏长之道;9-15时膳食夏长之道;心火生脾土、脾土生肺金;心火克肺金、脾土克肾水;夏长心火旺;夏多出汗养心!
膳食调节水液代谢:养精血、养阳、健脾胃安心神;
春夏以阳气生发为主养阳!
72岁前膳食秋收之道:15-21时膳食秋收之道, 秋收肺气旺,肺金生肾水、肺金克肝木;
养肺为主!膳食调节水液代谢:养精血、养阳、健脾胃安心神;
72岁后膳食冬藏之道!21-3时膳食冬藏之道!冬藏肾气旺;肾水生肝木;肾水克心火;需补气血;
养肾为主!膳食调节水液代谢:养精血、养阳、健脾胃安心神;
秋冬阴盛收藏为主养阴!
阳主阴从-五行生克-遵生之道:因年龄、饮食、药物、精神、季节、地域、先天、后天环境不同,体质表现为:阳虚、阴虚、气虚、痰湿、湿热、血瘀、气瘀、特异体、平和体质等等;
阳虚体质:畏寒怕冷,手脚冰凉;头发稀疏、黑眼圈、口唇发暗;夜尿多,腹泻;性欲减退、性冷淡或脚跟腰腿疼痛、下肢肿胀;
阳气重的人,火一样炽热,说话利索,趾高气昂,心肺的脏气有余,阳气滑盛激扬,神骚动而气先行!
少用抗生素、清热解毒类中药,寒凉食物,过咸过甜,以保护阳气。
阴虚体质:精血或津液亏损.因精血和津液都属阴,故称阴虚;阴不制阳、阴液不足,主要是肾阴不足,因为肾阴为诸阴之本。
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.盗汗.颧红.消瘦.舌红少苔等;
阴虚的原因:主要是邪热伤阴,五志 (喜、怒、悲、思、恐) 太过,化火伤阴,久病体虚耗阴。阴重的人多恼怒,深沉而深藏不露;
气虚体质:体倦乏力,面色苍白,语声低怯,常自汗出,动则尤甚,心悸食少,舌淡苔白,脉虚弱;气短懒言、咳喘无力;或食少腹胀、大便溏泄;或脱肛、子宫脱垂;或心悸怔忡、精神疲惫;或腰膝酸软、小便频多,男子滑精早泄、女子白带清稀。
气郁体质:肝脏疏泄条达功能相对不足。肝脏为将军之官,指挥全身的气畅通无阻,无拘无束,这叫“疏泄条达”。肝脏相对不足,就比较容易气阻滞。面色苍暗或萎黄,平素性情急躁易怒,易于激动,或忧郁寡欢,胸闷不舒,时欲太息,舌淡红,苔白,脉弦。若病则胸胁胀痛或窜痛;或乳房小腹胀痛,月经不调,痛经;或咽中梗阻,如有异物;或颈项瘿瘤;或胃脘胀痛,泛吐酸水,呃逆哎气;或腹痛肠鸣,大便泄利不爽;或气上冲逆,头痛眩晕,昏仆吐衄。
痰湿体质:脏腑阴阳失调,气血津液运化失调,多发咳嗽、哮喘、痰多、头晕、肠胃不适、呕吐等症状,慢性支气管炎、支气管哮喘、肺气肿、动脉硬化、慢性胃炎、慢性肠炎、肥胖症等疾患。体形肥胖,腹部肥满松软,面部皮肤油脂较多,多汗且粘,胸闷,痰多,面色淡黄而暗,眼胞微浮,容易困倦,平素舌体胖大,舌苔白腻或甜,身重不爽,喜食肥甘甜粘,大便正常或不实,小便不多或微混。性格偏温和、稳重,多善于忍耐。高血压,糖尿病,肥胖症,高脂血症,哮喘,痛风,冠心病,代谢综合征,脑血管疾病等疾病的倾向。
湿热体质:湿属于阴,热属于阳,湿和热伤害的是脾胃,有饮食不佳、口臭、口干等症状。通泄受阻,影响排泄功能,小便黄赤、大便燥结或者粘滞。湿热导致痰凝血瘀,生成痘痘。胆囊炎、前列腺炎,女人的阴道炎,男人“阴囊潮湿”。情志不畅、肝气不顺、脾失健运,体内湿热之邪旺盛。前列腺与妇科疾病等。
血瘀体质:形体偏瘦者居多。“瘀血不去,新血不生”,微循环不畅通,直接影响组织营养。由于下游不畅,时间久了上游食欲受到影响。皮肤干燥常引起骚痒,中医认为这是风,“治风先治血,血行风自灭”。痰痒是血脉不畅通在皮肤上的反映。表情抑郁、呆板,面部肌肉不灵活。容易健忘、记忆力下降。肝气不舒展,心烦易怒。
平和体质:平和体质以体态适中、面色红润、精力充沛、脏腑功能状态强健壮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体质状态。又称为“平和质”。 平和质所占人群比例,约为32.75%,也就是三分之一左右。男性多于女性,年龄越大,平和体质的人越少。